虞光眼里有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沈逸辰的警惕,都市权爱之世家风云,虞光眼里有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滨海港的晨光穿透沈氏集团顶楼的百叶窗,在红木会议桌上投下细长的光影。沈逸辰将最后一份加密文件拖入销毁程序,屏幕上跳动的二进制代码映着他紧蹙的眉头——元亨科技在开曼群岛的影子公司股权结构终于被剥开,最终受益人名单里赫然出现一个尘封多年的名字:“南洋兴业株式会社”。
“这个名字……”老管家陈叔端着黑咖啡走进来,看到屏幕时手一抖,咖啡溅在杯碟边缘,“当年老爷在东南亚做航运时,就是被南洋兴业联合当地势力搞垮的,连货轮都‘意外’触礁沉没了。”他指着受益人名单下方的注脚,“您看这注册日期——1998年7月15日,正好是林老先生镍矿项目资金链断裂的第二天。”
沈逸辰放大屏幕上的股权穿透图,资金流向像蛛网般延伸至东南亚多个离岸账户,最终汇入一个标注着“齿轮”的瑞士私人银行账户。这个代号与陈风笔记本里的“暗影账户”完全吻合。他拿起手机拨通林悦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她刚结束晨跑的喘息声:“我让技术部追踪陈风给的存储卡,发现元亨的资金最终流向了南洋兴业。”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林悦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南洋兴业?我外公当年的合伙人就是被他们设计,在马来西亚的橡胶园被烧得血本无归!”她顿了顿,语气陡然凝重,“我爸去世前一直在查南洋兴业的背景,说他们背后有个‘左手经商,右手涉黑’的利益集团。”
沈逸辰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穿梭的车流。二十年前的商战突然与今日的危机重叠,让他意识到这场较量远非吞并项目那么简单。“我让欧洲的情报员查了南洋兴业的现况,”他揉了揉眉心,“表面上是家普通的贸易公司,但实际控制人是个叫‘高桥正雄’的日籍华人,常年待在新加坡,公开资料少得可怜。”
十点整,沈逸辰的私人会议室里,全息投影正播放着高桥正雄的模糊监控录像。画面里的男人戴着金丝眼镜,在新加坡莱佛士酒店与陈天恒握手,两人身后的屏风上绣着与陈家纹章相似的齿轮图案。“注意看陈天恒递给他的文件袋,”技术主管王博士放大画面,“袋口封着三色蜡——那是南洋兴业内部使用的密级标志。”
林悦指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戳:“这是上周三,正好是元亨提出‘合作’的前一天。”她翻开陈风给的航海日志,在1998年的记录里找到一行小字:“‘高桥先生’今日来访,承诺提供‘特殊保护’,代价是南洋兴业占股三成。”字迹旁画着与屏风上相同的齿轮刺绣图案。
“他们用了二十年时间渗透东南亚的物流和资源网络。”沈逸辰关掉投影,走到地图前用红笔圈出几个港口,“从印尼镍矿到马来西亚橡胶园,再到林氏欧洲工厂的设备供应商,这些被攻击的目标,恰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我爸说过,南洋兴业背后的势力喜欢‘温水煮青蛙’,先用商业合作渗透,再用灰色手段控制。”
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像暴风雨前的海面。林悦抚摸着日志里外公的批注,忽然问:“陈风说他父亲死于‘意外’,会不会也是南洋兴业干的?”话音刚落,沈逸辰的私人手机响起,是新加坡的加密线路。他走到露台接听,回来时脸色铁青:“陈风出事了——他昨晚在马来西亚的码头被人袭击,现在生死未卜。”
这个消息让林悦猛地站起来:“是南洋兴业下的手?”沈逸辰点点头,将手机屏幕转向她——照片里,陈风常穿的工装外套浸在血泊中,旁边散落着几枚刻着齿轮图案的金属碎片。“袭击者用了特制的合金匕首,”他放大碎片特写,“和当年我父亲货轮上找到的凶器材质一样。”
王博士突然指着电脑屏幕:“沈总,林小姐,你们看这个!”他调出元亨科技最近的招标公告,东南亚物流枢纽的安保系统采购要求里,赫然写着“需兼容军用级加密传输”。“一个商业物流项目要军用加密?”林悦倒吸一口凉气,“他们难道想在港口运输非法物资?”
沈逸辰的目光扫过招标方联系人——陈默。这个一直扮演温和谈判者的年轻人,此刻显得格外可疑。“陈默在元亨的职位是‘战略发展总监’,”他调出人事档案,“但实际上负责对接南洋兴业的所有‘特殊项目’。”档案照片里的陈默笑得温文尔雅,眼神深处却藏着与年龄不符的阴鸷。
“等等,”林悦忽然指着档案里的教育经历,“陈默在麻省理工读的是‘供应链管理’,但辅修了‘国际冲突与资源控制’——这个专业很少有人选,除非……”她猛地抬头,“除非他专门研究过如何用商业手段控制战略资源!”
这个发现让众人脊背发凉。沈逸辰走到酒柜前倒了杯威士忌,冰球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他想起父亲生前收藏的一份旧报纸,头版标题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外资撤离背后的资本猎杀”,配图里,高桥正雄和陈天恒的父亲站在交易所前微笑,背景是暴跌的股指。
“他们在利用新能源浪潮重演二十年前的资本猎杀。”沈逸辰将酒杯重重放在桌上,“先用元亨科技作为商业触手提出合作,一旦被拒,就启动南洋兴业的灰色力量——挖角高管、制造意外、切断供应链,逼我们低价出售核心资产。”他调出林氏印尼项目的供应链地图,红色标记已经蔓延到70%的物流节点。
林悦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忽然想起陈风最后说的话:“他说陈天恒会在印尼制造‘意外’。”她快速计算日期,“印尼矿业部下周要进行环保审查,元亨很可能买通当地官员,以‘环保不达标’为由强制关停我们的矿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