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文脉初生
兀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文脉初生,楼梯间的秘密小说txt,兀衍,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光温柔地洒在破败的窝棚内,驱散了夜的寒冷与死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药草味,以及一种…新生的、微弱的暖意。
陆守拙缓缓睁开双眼,视线由模糊渐渐清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窝棚顶熟悉的、破败的茅草缝隙中透下的缕缕天光。然后,他感觉到了身体的沉重与无处不在的、如同被碾碎后又强行拼凑起来的剧痛。经脉之中,更是传来阵阵灼烧般的刺痛和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感。
但…他还活着!
这个认知如同温暖的泉水,瞬间涌遍全身。紧接着,他感觉到一只枯瘦、冰冷却紧紧抓着自己衣角的手。
他艰难地、极其缓慢地侧过头。
阿婆!是阿婆!
她枯槁的身体蜷缩在自己身边的地上,脸上带着泪痕和深深的疲惫,却睡得很沉。她的呼吸虽然微弱,却平稳悠长,不再是之前那种令人心碎的、带着死亡气息的艰难喘息。她的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那层青灰的死气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虚弱的、却真实存在的生机!
三阳草!先生!残书!
昏迷前的记忆碎片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寒潭搏命、先生重伤、杜阎来袭、仁心化剑、力竭濒死…以及最后那无边黑暗中的温暖青光与煌煌“养”字!
是残书!是它最后显化的“养”字真意,滋养了他破碎的本源,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巨大的庆幸、后怕、以及对怀中那本残书难以言喻的感激,瞬间充斥了陆守拙的心房。他下意识地想要抬手去触碰阿婆,但仅仅是手指微微一动,便牵动了全身的伤势,剧痛让他闷哼一声,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
“呃…”这细微的动静惊醒了沉睡的阿婆。她猛地睁开浑浊的双眼,当看到陆守拙正望着自己时,那双眼睛瞬间爆发出难以言喻的狂喜光芒!
“守…守拙!我的孩子!你醒了!你真的醒了!”阿婆的声音嘶哑干涩,带着哭腔,枯瘦的手颤抖着抚上陆守拙的脸颊,泪水再次汹涌而出,“老天爷开眼…开眼了啊!吓死阿婆了…吓死阿婆了…”
“阿婆…我…没事…”陆守拙艰难地扯出一个笑容,声音微弱得如同蚊蚋,“您…您感觉…怎么样?”
“好…阿婆好着呢!”阿婆用力点头,枯槁的脸上努力挤出笑容,“喝了那仙草…身上暖了…心口也不那么疼了…就是…就是没力气…”她看着陆守拙苍白的脸和满身的狼狈,心疼得无以复加,“孩子…你受苦了…都是阿婆拖累了你…”
“不…阿婆…是守拙…没用…”陆守拙眼中也泛起泪光,巨大的疲惫和身体的剧痛让他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
祖孙俩劫后余生,相顾无言,唯有泪水无声流淌,浸润着这间饱经苦难的陋室。
接下来的日子,是极其艰难的恢复期。
陆守拙的身体如同破碎的瓷器,虽然被“养”字真意强行粘合,但内里的创伤极其严重。经脉寸寸断裂后又勉强弥合,脆弱不堪,根本无法承受哪怕一丝浩然气的运转。丹田处那点青色光点虽然重新点亮,却黯淡微弱,如同风中残烛。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轻微的挪动,都伴随着撕裂般的剧痛。
阿婆的身体在三阳草残余药力的滋养下,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七日醉魂散”的余毒和多年积劳成疾的沉疴,让她同样虚弱不堪,行动困难。
窝棚内,两个重伤虚弱的人相依为命。陆守拙无法动弹,阿婆便挣扎着,用尽全身力气,一点点挪到灶台边,生起微弱的炉火,用赵府爪牙仓皇逃离时遗落的一些米粮,熬煮最稀薄的米汤。她一口一口地喂给陆守拙,自己却只喝一点点清水。
陆守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强迫自己喝下每一口米汤,哪怕吞咽的动作都带来剧痛。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好起来!阿婆需要他!先生下落不明!赵阙和杜阎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他不能倒下!
身体无法修炼,他便将全部心神沉入识海,沟通怀中那本沉寂的残书。
这一次,残书不再仅仅是传递力量或真意。当他的意念带着无尽的感激、求知的渴望以及守护的坚定,小心翼翼地探入残书时,他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无尽知识殿堂的大门!
无数闪烁着微光的、或金色或银色的古老文字,如同星辰般在识海中缓缓流淌、旋转。这些文字不再是之前惊鸿一瞥时的杂乱无章,而是隐隐按照某种玄奥的“理”之轨迹排列组合。
《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一段段熟悉的儒家经典篇章,以文字本源的形式在他识海中流淌而过。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圣贤亲笔书写时的精神烙印,散发着比单纯诵读强烈千百倍的道理光辉与智慧韵律!
更让陆守拙震撼的是,在这些流淌的经文之中,他清晰地“看”到了与“养”字真意相关的、更深层次的阐述!
“养气”非是简单的滋养恢复,而是“以直养而无害”!是持守正道,以精诚之意,温养培育那一点浩然正气,使其壮大、精纯、刚正不阿!
“修身”之基,在于“正心”、“诚意”!心念纯粹,意念真诚,方能引导浩然气滋养自身,修复创伤,强健体魄!
而“仁”之大道,更是“养”之终极!泽被苍生,滋养万物,生生不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