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正月十六,忆往昔英烈念抗日英雄,冰阳之歌,河子文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25年2月13日,农历乙巳蛇年正月十六,年过完了。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今天,要上坟,去田野遛百病……
回忆往事,最难忘的是堂堂爷爷学山和堂奶奶玉明,他们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爷爷是游击队员,奶奶是妇救会主任。
还有我的堂大爷玉宝,他是八路军正规军的通讯员。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家族出现了爱国英雄……
父亲和母亲的军工事业也是我们家族丰碑的典范……
今日上坟,念家族丰碑故事,思抗战英雄……
——题记
正月十六,忆往昔英烈
2025 年 2 月 13 日,农历乙巳蛇年正月十六,晨曦像是被一双轻柔的手缓缓揭开,年的热闹喧嚣仿佛在一夜之间悄然隐匿,只留下空气中残留的些许烟火气息,提醒着人们曾经的欢腾。依照当地由来已久的习俗,这一日,承载着上坟祭祖与遛百病的庄重祈愿,宛如岁月长河中一座屹立不倒的航标,引领着人们追溯往昔,期许未来。
我在鸡鸣声中早早起身,窗外的世界还带着一丝冬日的清冷,星辰尚未完全隐去,与渐亮的天色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面。简单洗漱后,我便着手准备上坟用的祭品。厨房里,炉灶上的火正旺,大锅里炖着的红烧肉香气四溢,那是祖先们生前喜爱的佳肴。旁边的篮子里,摆放着色泽鲜艳的水果,红的苹果寓意着平安,黄的橘子象征着吉祥。还有那亲手酿造的美酒,散发着醇厚的芬芳,仿佛在诉说着家族传承的故事。
走出家门,街道上的行人稀稀落落,与春节期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往日里挂满红灯笼的屋檐下,此刻只剩下几缕随风飘动的红绸,像是在回味着不久前的欢声笑语。我提着祭品,脚步匆匆,心中满是对祖先的思念与即将履行传统仪式的庄重。
我家的祖坟,位于黄河岸边一处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杨柳林静静依偎在旁。当我靠近这片神圣之地,远远便能听见黄河水奔腾的声响,那声音雄浑而壮阔,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走进杨柳林,冬日里的柳枝虽已褪去翠绿,却依旧带着一种坚韧的姿态,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祖先们在轻声低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