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有盆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7章 历史学教授的“诊断”,这个农女有点田,头上有盆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她如何在清河镇、南阳府、京城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到她如何辅佐君王、平定内乱、威慑外夷、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她讲了那个外冷内热却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的沈炼。
她讲了那几个会抱着她的腿奶声奶气地喊她“娘亲”的孩子。
她讲了大周的风土人情,讲了那里的每一寸她曾用双脚丈量过的土地。
她讲得是那么的详细,那么的投入。
她的眼中时而闪烁着智慧与骄傲的光芒;时而又流露出刻骨铭心的爱恋与思念。
那不是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
那分明是在回忆一段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人生!
陈景明教授一直都没有打断她。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手中的茶杯早已凉透也浑然不觉。
他的眼神也随着林晓晓的讲述时而露出惊叹;时而又陷入沉思。
直到林晓晓将那波澜壮阔的十几年都讲完。
直到她的声音再次变得沙哑哽咽。
书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陈……陈教授……”林晓晓抬起头,用一种近乎“乞求”的眼神望着他。
“您……您相信我吗?”
“您……是不是也觉得我……所说的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她多么希望能从这位史学界的泰山北斗口中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哪怕只是一丝可能。
然而……
陈景明教授却沉默了更久。
最终,他缓缓地摘下了自己的老花镜,用一块干净的绒布仔细地擦拭着。
然后,他才再次抬起头,用一种极其复杂也极其凝重的眼神看着林晓晓。
“孩子,”他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从情感上,我非常愿意相信你所讲述的这一切。”
“因为那确实是一个太精彩也太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了。”
“但是……”
他话锋一转,那睿智的眼眸之中闪烁起了一种属于“学者”的理性的、甚至是有些“残酷”的光芒!
“但是从研究五十年历史的老学究的角度来看。你所描述的那个‘大周朝’,它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历史发展规律。”
“第一,是生产力的跃迁问题。”陈教授竖起了一根手指。
“按照你的描述,你在短短十数年之内便将一个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农业国发展到了一个几乎是拥有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雏形的商业帝国。”
“这种生产力的跃迁速度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的。它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技术积累和社会变革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是社会制度的变革问题。”他又竖起了第二根手指。
“你所推行的那些所谓的‘新政’,比如‘废除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建立农商互助会’、‘推广义务教育’……这些都是足以动摇一个封建王朝根基的根本性变革!”
“它必然会触动无数既得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也必然会引发极其惨烈和持久的社会动荡与流血冲突!”
“绝不可能像你所描述的那样在短短十几年之内便一帆风顺地推行下去。”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陈教授看着林晓晓那渐渐失去血色的脸,声音中带上了一丝不忍但依旧无比的坚定。
“那就是你自己。”
“林晓晓同学,你是一个受过最高等教育的现代知识女性。你的思想、你的观念、你的认知都是建立在二十一世纪的科学与文明之上的。”
“而你所描述的那个你一手开创的‘大周盛世’,它太完美了。完美得就像一个由你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和理想精心构建出来的乌托邦。”
“它解决了所有你在现实中所看到的古代社会的弊病。它实现了所有你对一个理想国度的美好想象。”
“所以……”陈教授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出了他最终的“诊断”。
“所以孩子,我更倾向于认为你所经历的这一切很可能真的只是一场因为脑部受到剧烈撞击而产生的、逻辑极其严密、细节极其丰富、情感也极其真实的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