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风雨更伤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新海湖畔“红袖添香”,荒原谍影,落花风雨更伤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红梅从潮湿的地上捡起一块薄巧的小石子来,调皮的对杨军说:
“教导员同志,咱们玩儿个游戏吧。咱俩往湖水里投石子。比一比,谁溅起的水花多。如果我溅起的水花多,那么你就输了。你给我讲你的爱情故事。
如果你溅起的水花多,那么我就输了。我给你讲我的故事。讲我写诗的故事。怎么样,教导员同志,敢不敢比?
看着宋红梅顽皮俏媚的样子,杨军萌发了童心。
他知道宋红梅是江南水乡的姑娘。
投石子,溅水花肯定是她童年最爱玩的游戏。
杨军小时候也爱玩这样的游戏。老家杏元沟,离洗马林水库不远。每到星期天。他都要吆喝上村里的小伙伴,去洗马林水库游玩。往水库里投石子。
比谁投的远,比谁溅起的水花多。
自己再暗中用点功。投出去的石子贴着水面飞行,肯定很远,溅起的水花肯定会很多,他有把握,赢下眼前这个俏弱美丽的姑娘。
杨军抬头看了看眼前平静的湖水,大声的对宋红梅说:
“”行啊,宋红梅,我和你赌,你先投,还是我先投”?
宋红梅笑了笑说:
“还是我先来吧。女士优先,看好了”!
宋红梅的话音刚落,他手中的石子已经贴着湖面飞了出去。
石子贴着湖面飞行需要很高的技巧。如果石子入水深,石子见不起水花,入水后就会沉入水底。
如果石子入水浅。投出的石子在湖面上飞行,远离湖水,同样溅不起水花来。
只有让手中的石子紧贴着湖水若隐若现的飞行,这样才能让飞出来的石子溅起一连串的水花。
这需要投掷者有很高超的投掷技巧。
宋红梅投出的这颗石子紧贴着湖水或上或下的飞行,溅起一串串美丽的水花。
杨军和宋红梅大声的在数着:一,二,三,……当数到第八朵水花时,石子悄无声息的淹没在湖水中。
宋红梅看着杨军,说:
“教导员同志,八朵水花。八女投江,该你了!加油”。
杨军从地上捡起一颗光滑的小石子,拿在手里看了看,然后运足了力气,向平静的湖水投去。
石子贴着湖水上下翻飞,溅起一串美丽的水花,杨军和宋红梅大声的数了起来:
一,二,三,四……
直到数到十二,飞行的石子才隐没进了湖水中。
宋红梅扭过脸来,看着杨军,白皙的脸颊浮现出一片动人的红晕来,笑着对杨军说:
“教导员同志,不简单啊,这投石子的游戏,可不是你们男孩子擅长玩的。玩这种游戏,光有蛮力是不行的,需要的是技巧。没想到英武有力的教导员,竟能溅起这么多漂亮的水花来,我输了,愿者服输!我先给你讲我的故事。
杨军看见离他们不远的湖岸边。有只废弃的小木船在湖岸边上斜扣着。
便向宋红梅提议道:
“宋红梅,咱们坐在那只小木船上吧,你慢慢的给我讲,我慢慢的听。不过在你讲之前,我先给你讲个小小的典故吧,你看行不行”?
宋红梅抬起头来,好奇的看着杨军说:
“好啊,教导员同志。你给我讲什么样的典故呢”?
杨军“狡猾”的笑了笑说:
“宋红梅,你听说过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吧”?
宋红梅两眼紧紧盯着杨军,知道杨军这是要给她讲关于李清照的典故。
“知道啊,李清照,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着名词人。我从小爱读的她的诗词。她写的诗词。闺情离绪,清新婉丽是我们女性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我最崇拜的诗人”。
杨军笑了笑,说:
那我就给你讲讲李清照的典故。
“李清照是南宋诗词大家,婉约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她写的诗词不仅仅是清新婉丽。更多的是感叹身世,怀念故国!这是她正能量的一面。她还有后人不知道的一面,她是个赌徒”。
宋红梅看着杨军,诧异的问道:
“赌徒?你说李清照是个赌徒?不可能吧,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南宋着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李清照的诗词写的那么好。怎么可能是赌徒呢”?
杨军笑道:
“不知道吧,李清照爱赌,她嗜赌如命,逢赌必玩。她不仅热衷赌钱,而且经常赌事。无论大小事都爱和别人约赌。据说她刚嫁给她的丈夫太学生赵明城时,早上起来,她都要和丈夫赌上一局,今天的饭由谁来做?她拿什么东西都能赌!猜单双,猜大小,推牌九,扣十点半。她是无一不精,无一不懂。宋红梅,你说李清照是不是赌徒”?
宋红梅低着头,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抬起头来看着杨军说:
“哦,照你这么说,李清照还真是赌徒?
突然宋红梅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他从小木船上跳了下来,打了杨军一拳,笑着说道:
“好啊,杨军,我明白了,你是在借李清照讽刺我,我爱写诗,刚才又和你约赌,你刚才讲李清照典故,是冲我来的。我刚才还一直在纳闷,好长不短的,你给我讲起了李清照的典故。原来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杨军听了宋红梅的话,哈哈的大笑了起来。他把宋红梅拉到小船上,说:
“宋红梅,刚才只是个小插曲,现在咱们继续讲你是如何喜欢上写诗的”。
说完,杨军优雅的冲宋红梅做了个请的手势。
宋红梅知道杨军平时在班上,对学习劳动非常的认真严谨,在生活上和同学们开起玩笑来也是非常的幽默和风趣。
她学的杨军的样子,斜坐在废弃的小木船上,两腿耷拉在湖边的沙石上。顽皮的冲杨军笑道:
“好,教导员同志,那我就给你讲讲我的故事,讲我是如何爱上写诗的。你可不能插嘴讲典故啊”。
宋红梅说起话来温温婉婉,轻声细语,像新海湖的湖水一样绵软悠长,波澜不惊。
她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新海湖,轻柔的说
“我是1945年出生的,很好记,农历八月二十四日。第二天就传来了日本鬼子投降的消息,华夏大地举国同庆,万民欢腾。
我的家乡,浙江绍兴,古时又叫会稽郡。我出生在会稽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隔着一条清晰的小河流。就是西施的故里。西施的故里,同样是个美丽的小山村。我小的时候经常趟过河。去西施出生的小山村玩耍。我们附近几个小山村的姑娘都沾了西施的光,都长得很美。有个成语叫东施效颦。说东施很丑,还效仿西施。周围一些村庄的人说东施是我们村的,这是在诋毁我们村,其实我们村的姑娘比他们任何村的姑娘都水灵。
我小学是在会稽读的。等到读初中时,就转到了北京。我父亲是三野部队的一位连指导员。转业到地方上,在北京首钢工作,我读初中时文化大革命还没开始。我们国家刚刚偿还完苏联的外债。国民经济正在一点一点的恢复。人民生活水平在一步一步的提高。我就在那个时候迷恋上写诗的,那个时候人们写的诗叫新诗,又叫现代诗!不讲究韵律。格式,平仄对称。以优美的文字长短句,随意的组合。能很好的表达诗人对生活,爱情,自然风光、社会进步的美好愿望。
因此当时新诗,很受校园学生和社会年轻诗人的追捧。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迷恋上写新诗的。新诗刚兴起的时候,很明朗,显浅,写诗人和读诗人只追求语言和词句的优美和华丽。读起来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后来在新诗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
这种新诗,对创作者的文化要求偏高。诗词的格式也是长短句组合,不讲平仄和韵律,但这种诗词的语句比较隐晦,晦涩,绵里藏针。一般读者很难读懂创作者的真正意义。当时社会上把这种诗体叫做朦胧诗。
我当时爱诗,写诗。觉得社会上刚刚兴起的朦胧诗能够很好的表达我的意境。能用隐蔽,晦涩的词句表达我对美好生活、甜美爱情的向往。于是我很快就喜欢上了蒙胧诗。
初中毕业。在一位高年级的同学引荐下,我参加了北京一个叫红太阳纵队的诗社。经常参加诗社组织的聚会,交流朦胧诗的创作体验。红太阳纵队诗社的几个主要发起人。都是当时北京很有名气的诗人。他们聚在一起,意气风发,激扬文字。用他们优美的诗词,歌颂社会的繁荣,生活的美好。当时很多的报纸杂志诗刊,经常刊登他们创作的朦胧诗作。
我当时刚学写作朦胧诗,对朦胧诗的写作技巧还掌握不好,再加上我的文化也不是太高,因此加入诗社后,很少有优美的朦胧诗发表,只能算红太阳纵队诗社边缘诗人。
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红太阳纵队诗社首先受到批斗。
红卫兵组织对红太阳纵队诗社发表的诗作,进行断章取义。
污蔑诗社的主要发起人,是在用诗词恶毒的攻击社会主义建设,对他们进行无情的批斗。
?随后,诗社的大部分成员
我当时是老三届的高中生。作为红太阳纵队诗社的边缘诗人也被逮捕。后来北京的红卫兵组织在审查我在诗刊上发表的诗作时。发现我的诗作隐晦的词句不多。比较明朗,旗帜鲜明的在歌颂社会主义,颂扬新生活的美好。再加上我父亲在外面活动,因此我被关了半年后就被释放了出来。
当时北京有十几万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文革开始后,高校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十几万老三届的高中生,没有职业,都在社会上待业。
我父亲怕我在外面给他招惹是非,就把我送到了北大荒。
我来北大荒后,身体虽然不是太好。但我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脏活,累活,抢着干。来北大荒的第一年,就被评为师劳模。
第二年开春,我们农场的女知青队长因病返城,我就被提升为农场的女知青队的队长。
在女知青队队长岗位上干了两年后,我入了党。
来农场的第三年,我就被农场保送到新海湖干部管理学校读书,成了你的同学。好了,教导员同志。我的故事讲完了,该讲你的故事了。讲你在27连的恋爱故事,讲你和小龙女神雕侠侣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