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五百四十六
肖羲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6章 五百四十六,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肖羲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众人站起身来后,这才发现自己的身上早已被冷汗湿透,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噩梦。他们这才意识到,如今的皇上和太上皇完全不同。太上皇年轻时虽然也如现在的皇上一般令人敬畏,但随着年岁渐长,他的脾气却变得越来越温和,以至于让他们渐渐忘却了,那皇位上的人可是掌握着他们生死大权的主宰。
尤其是如今的圣上,其沉稳内敛之态更胜当年的太上皇,其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更是炉火纯青,令人心生畏惧,无人胆敢对他的言论提出丝毫异议。
龙椅上的胤禛眼见下方众人皆缄默不语,便继续开口道:“关于‘报纸’一事,就交由诚亲王胤祉与履郡王胤祹共同负责吧。”
胤祉和胤祹闻听此言,赶忙一同跪地,齐声应道:“是,微臣谨遵皇上圣谕。”
待“报纸”之事商定之后,端坐于龙椅之上的胤禛稍作停顿,紧接着又继续说道:“朕还有意于城郊择地,兴建一座涵盖小学至大学的综合性学堂。”
胤禛话刚落音,底下的礼部尚书旋即跪地,满脸狐疑地问道:“皇上,这学堂之事向来皆由礼部负责。不知皇上所言此学堂,可有何特别之处?”
胤禛面无表情,眼神冰冷地凝视着礼部尚书,仿佛能穿透他的内心。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礼部尚书打的什么算盘,他一清二楚。无非就是想看看这个学堂是否存在可操作的空间,如果有利可图,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将此事揽到自己手中;反之,如果无利可图,恐怕就会绞尽脑汁去破坏这桩事。
被胤禛如此冷冽的目光扫视,礼部尚书如遭雷击,瞬间像只受惊的鹌鹑一样,头也不敢抬,更别提开口说话了。胤禛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接着不紧不慢地说道:“关于这个学堂,具体的事宜等学堂的地址选定之后,再行商议。至于选址之事,就交由诚亲王胤祺和淳亲王胤佑负责吧。”
胤禛的话音刚落,礼部尚书便如蒙大赦,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深知胤禛的手段,既然已经被警告,自然不敢再多嘴半句。而其他在场的人,见此情形,更是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轻易开口。就这样,这件事情暂时被搁置下来,没有再继续讨论。
然而,胤禛并未就此罢休。他趁势追击,紧接着又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提了出来——准备派遣胤禔、胤?和胤祥分别前往山东、福建和广东训练水师。
这事倒是没有引起底下众人的反对,毕竟,他们也知道,军队越强大,国家才能越强大,他们只是在可惜,为什么皇上选的人并不是他们家族中的子弟。
在一片寂静中,胤禛继续说道:“今日大朝会,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朕准备大开国门,与西洋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此举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能让我国学习到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也可以将我们国家的一些瓷器、丝绸和茶叶远销到西洋。为了方便管理,朕决定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部门,名为商部。”
他顿了一下,扫视了一眼朝堂上的众臣,然后接着说:“商部的事务,将由胤禟全权负责。”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便急忙开口问道:“皇上,不知这个商部,是单独独立于六部之外,还是归我们户部负责呢?”
胤禛面无表情地看着底下跪着的户部尚书,他的声音平静而冷淡,没有丝毫的喜怒:“你觉得呢?尚书大人。”
户部尚书心头一紧,突然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他不敢抬头看皇帝的脸色,只能低着头,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微臣……微臣不敢妄言,一切还需皇上定夺。”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就感觉到除了龙椅之上那道威严的视线冷冷地望着他之外,另一个方向似乎也有一道同样冷冷的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不,准确的来说,另一方向的视线更是像毒蛇一般的盯着他,让他后背生凉,全身的寒毛都立了起来。
户部尚书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懊悔自己刚才太过冲动,自己怕是已经得罪了九爷,被那阴险狡诈如毒蛇一般的九爷给盯上了。
果不其然,还未等坐在龙椅上的胤禛发话,站在一旁的胤禟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开口说道:“怎么着,你这是觉得爷没有能力管理好商部,还需要你来指手画脚地领导本爷不成?”
户部尚书闻言,吓得浑身一颤,赶忙躬身说道:“微臣岂敢如此妄言,微臣深知王爷您的才能和能力,绝无半点轻视之意。这商部既然是皇上圣明,决定交由王爷您来全权处理,微臣自然也是对王爷您充满信心的。况且商部本就应该独立于六部之外,如此安排方为妥当。”
胤禟听了户部尚书这番话,脸上露出些许满意之色,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这时,一直端坐于龙椅之上的胤禛终于开口道:“既然户部尚书对此并无异议,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户部从今往后将独立于六部之外,由胤禟全权负责。不仅如此,关于洋人在我大清境内的活动规范,以及洋人的商品在我大清境内销售所应缴纳的税银等事宜,都全权交由胤禟负责拟定相关章程,并先拟写一份折子呈上来,交由朕过目。”
胤禟闻言,脸色一变,赶忙双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然后毕恭毕敬地说道:“是,微臣遵旨。”
与胤禟相比,胤禛对待户部尚书的态度就要和蔼可亲得多了。他面带微笑,温和地说道:“起来吧。”接着,他的目光又扫了一眼仍然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语气虽然依旧平淡,但其中却蕴含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户部尚书也起来吧。”
户部尚书听到胤禛的话,如蒙大赦一般,连忙叩头谢恩道:“老臣多谢皇上恩典。”说完,他的身体还在微微颤抖着,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紧张情绪中完全恢复过来。好不容易站起身来,他又有些踉跄地走回了队伍之中。
待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毕之后,康熙的目光缓缓地落在了站在一旁的苏培盛身上。苏培盛心领神会,立刻躬身向前,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苏培盛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着,然而,整个大殿却在这一刻变得异常安静,没有一个人出声。本来这个大朝会就是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年前的事情早就在年底封笔之前都处理完了,新一年才刚过了一天,还没有什么事情,自然是没有什么人有事启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